古诗两首教案15篇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,广义的古诗,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,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。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教案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古诗两首教案1教材简说
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,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,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,《草》是一首咏物诗,情景交融,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。《宿新市徐公店》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。教学本课,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,在诵中生情,在吟中入境。
学习目标
1。会认7个生字,会写9个字。
2。正确、流利、在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;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。体会诗人热爱春天、热爱生活的情感。
3。有背诵古诗的兴趣。
教学流程
第一课时
一、导入:
小朋友们,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,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,指名背古诗,不能重复。
二、在语境中整体认读,自主识字。
(1)自由朗读课文,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。
(2)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。
(3)教师检查认读情况,随机纠正读音。注意“荣”不要读成yóng;“宿”是多音字,在本课读 ……此处隐藏22748个字……粮食来之不易,学会要爱惜粮食。
第二课时:
(一)课前说说。
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,平时要怎么样做?
(二)指导看图。
问: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?
(三)讲读诗句。
1、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
(1)粟:小米。泛指谷拉。
(2)子:这里读第三声,也指谷粒。
2、体会“春——秋”、“种——收”、“一粒粟——万颗子”的对比,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、(指导朗读)
3、联系词句,学会扩展成语,积累成语。
春生夏长、秋收冬藏、精耕细作、千仓万箱。
4、可是面对一片丰收,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?
5、学习“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”
(1)海:普天下,全中国。无闲田: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。
(2)犹饿死:还是饿死了。
6、指导朗读。
体会“无闲田”与‘犹饿死”的强烈对比,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,在心中激起“为什么”的疑问。
7、此时此刻,你们想说什么?想问什么?
8、小结: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,过着悲惨的生活。
(四)巩固诗意,指导背诵。
(五)指导写字。
1、收:左窄右宽。
(1)夫: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。
(2)闲:“门字框”要写得舒展些。
2、师范写,生描红,仿写。
(六)教学后记:
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,懂得粮食的重要性,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,不吃剩一粒米饭。